(相關資料圖)
8月21至25日,在第26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期間,教育部、共青團中央2023年“推普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”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團隊——北京工業(yè)職業(yè)技術學院語文學會赴寧夏推普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服務隊到寧夏銀川、固原等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。 據了解,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得到了北京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、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教育廳、《陽光少年報》和《演講與口才》的大力支持。 北京工業(yè)職業(yè)技術學院校團委在出發(fā)前為學生開展社會實踐培訓和安全知識普及,校團委書記鄭興對團隊高度重視并給予全程指導。 指導教師葛東雷帶領服務隊學生首先到閩寧鎮(zhèn)中心小學開展推普活動,輔導學生演唱歌曲《中國字 中國人》,并和班主任老師共同編排手勢操,指導學生講普通話、寫規(guī)范字。 隨后,服務隊到達固原市隆德縣陳靳鄉(xiāng)小學和神林小學開展推普活動,為學生講授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性,并帶領學生練習繞口令,糾正學生發(fā)音,并深入到學生家中了解學生語言環(huán)境,鼓勵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與學生使用普通話交流。 期間,服務隊為學生送上了雜志、報紙等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讀物和學習用品,鼓勵同學們努力學習,講好普通話,寫好規(guī)范字。服務隊還通過問卷調查、座談等形式了解農民、教師和學生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現狀、學習需求等;并與三所學校結對,每周向學校免費捐贈《陽光少年報》,強化經典閱讀與科技前沿閱讀相結合,在廣大青少年學生中形成“愛讀書、讀好書、善讀書”的濃厚氛圍。 服務隊還到閩寧新貌展示中心,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參觀,進一步感受長征精神和閩寧協作的山海情深,使得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、長才干、作貢獻。 文/北京青年報記者 葉婉 編輯/彭小菲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