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)
暑假已過半,對于有孩子的家庭來說“每逢暑假,錢包減半”可不是說說。日前,浙江一家媒體就發(fā)起了一項關于暑期花銷的調查,參與調查的家庭的孩子,以上小學和初中為主,這項調查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暑期花銷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間的家庭最多,占比35.27%,緊隨其后的分別是花銷在2000-5000元和10000-30000元兩個區(qū)間的家庭,比例為30.62%和23.64%,僅這三個選項占比就達到了近九成,其中興趣班和旅游是花費大頭,占比超過一半。無錫的家長消費情況如何?記者采訪了多位帶娃的家長,來曬一曬假期的賬單。
暑假才過半,已經(jīng)花了兩萬多
倪女士此前接受本報《關注“神獸”度夏》欄目采訪時表示,她女兒暑假報了5個培訓班,原本以為自己很“卷”了,沒想到對比周圍的朋友,她只屬于中等水平。而在前幾天,倪女士向記者表示,她算了一筆賬,真是不算不知道,一算嚇一跳:倪女士暑假期間給女兒報了美術、吉他、跳舞、游泳、書法五門課程,加起來已經(jīng)花了大約1.2萬元,“這還不算中間我們出去旅游了一趟,花了五六千元的樣子,再加上其他的花銷,一個月的時間兩萬元已經(jīng)出去了?!?/p>
倪女士直言,自己和丈夫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,她認為最好的投資就是教育,“我的觀念比較傳統(tǒng),我在經(jīng)濟能力允許的范圍內給孩子最好的教育?!辈贿^倪女士也強調,自己并不會逼著孩子一定要學什么,這些培訓班都是在征詢孩子意愿的基礎上報的。此外,倪女士也表示,自己家沒有車貸,雖然有房貸,但是自己和丈夫的公積金能夠負擔,且家里只有一個孩子,“不然這樣的消費還是比較有壓力的”。
另一名家長胡先生是一名老師,他的孩子今年剛初一,他告訴記者,因為自己有暑假,因此假期兒子基本都是自己在帶,這個暑假他第一次沒有給孩子報任何興趣班,倒是出去旅游了好幾趟:“孩子上初中了,我家認為這個時間段開闊孩子的視野、增長見識更重要,技能、愛好可以等孩子自己有興趣了再學,正好我也有這個時間?!焙壬f,7月初,他就和孩子去了一趟桂林,之后又在江浙滬一帶自駕游了三趟,“連吃帶住宿大約萬把塊錢?!?/p>
育兒觀念有變化,消費也理性
暑假花在孩子身上的錢都用在哪些方面?暑假在梁溪區(qū)一培訓機構內,記者又將這個問題拋給了多名家長,大多數(shù)家長都表示,各類興趣班和旅游占據(jù)大頭。家長袁女士介紹,興趣班根據(jù)時間長短、孩子年紀各不相同,但大多在1500至3000元之間:“隨便報幾個就快一萬了,而且孩子好不容易放長假了,總要出去走走,這就又一筆花銷出去了?!痹康脑捯驳玫搅酥車嗝议L的認同。隨后記者再次提出疑問:“暑期在孩子身上的花費占家庭月收入的多少?”幾名家長雖未吐露詳細數(shù)據(jù),但也表示“不會影響家庭正常生活”“肯定控制在經(jīng)濟能力之內”“要理性消費”。
采訪中,不少家長都向記者提到“走出課堂”“走向社會”“體驗自然”等話題,有家長就表示,他們與上一輩育兒理念一大不同就是不再僅僅是“書中自有黃金屋”,而更加支持孩子去接觸更多的人、更多的事。
此外,今年各類夏令營、游學項目也受到了不少學生和家長的青睞,同樣體現(xiàn)了這種變化。一家教育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今年研學項目的開班情況是去年的兩倍,基本每班都是滿員,不過跟前幾年相比,今年國內的游學項目更受家長歡迎,“時間短、去的城市多、價格低都是國內研學項目的優(yōu)勢?!贝送?,該工作人員表示,從最近幾年的情況看,參加游學、夏令營的學生群體有低齡化趨勢,“早期是高中、初中的學生多一點,現(xiàn)在小學的孩子也多了起來?!惫ぷ魅藛T表示,越來越多的家長樂意趁著暑假帶孩子去開闊眼界,或是去名校體驗學習氛圍等。(記者 甄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