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(huán)球動態(tài):“勇士”潛千米 深海探遺珍
2023-05-22 12:07:21 來源:人民網
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內部(2022年10月攝)。 國家文物局供圖
在沉船遺址布放的水下永久測繪基點(5月20日攝)?! 椅奈锞止﹫D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5月21日,完成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第一次考古調查的“探索一號”科考船攜“深海勇士”號載人潛水器抵達三亞(無人機照片)?! ⌒氯A社記者 郭 程攝
核心閱讀
5月21日,國家文物局、科技部、海南省人民政府、中國科學院聯合舉行新聞發(fā)布會,發(fā)布深海考古重大進展:我國南海發(fā)現兩處古代沉船,“深海勇士”號載人潛水器在一號沉船核心堆積區(qū)西南角布放了首個沉船水下永久測繪基點,并進行初步搜索調查和影像記錄,開啟了中國深??脊判缕?。
5月20日,湛藍的南海海面翻涌起雪白的浪花,當紅白相間的“深海勇士”號載人潛水器露出水面的一刻,守候在母船上的人們爆發(fā)出掌聲和歡呼聲。
21日,記者從國家文物局、科技部、海南省人民政府、中國科學院聯合在海南三亞舉行的深海考古新聞發(fā)布會上獲悉:“深海勇士”號載人潛水器參加了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第一次考古調查,在沉船遺址核心堆積區(qū)西南角設置布放水下永久測繪基點,并進行了初步的搜索調查和影像記錄。由此,南海西北陸坡一號、二號古代沉船遺址的考古調查工作正式啟動,我國深??脊砰_啟新篇章。
初步判斷兩處沉船屬明代
國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長閆亞林介紹,深??脊攀鞘澜缢驴脊叛芯康那把仡I域,也是我國水下考古的重要發(fā)展方向。2018年1月,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深??茖W與工程研究所共同設立了深??脊怕摵蠈嶒炇?,當年4月在西沙群島北礁海域首次實施了深??脊耪{查。
2022年10月,深??脊怕摵蠈嶒炇以谖覈虾N鞅标懫录s1500米深度海域發(fā)現兩處古代沉船。
閆亞林介紹,其中一處定名為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,有多個疑似被船艙分隔開的成堆文物,最大高度超3米,文物以瓷器為主,散落范圍達上萬平方米,推測數量超過10萬件。根據出水文物初步判斷為明代正德年間。另一處定名為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沉船,發(fā)現大量原木,尺寸相近、碼放整齊,大多經過簡單加工,初步研判是從海外裝載貨物駛往中國的古代沉船,初步判斷為明代弘治年間。
“我們使用‘深海勇士’號載人潛水器在一號沉船核心堆積區(qū)西南角布放了沉船水下永久測繪基點,這一測繪基點將成為今后開展水下考古記錄發(fā)掘的基準。”閆亞林說。
首次在同一海域發(fā)現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只
通過本次考古調查專題片,記者看到大量瓷器、木材等文物整齊排列,靜置海底。其中大部分瓷器的色澤、花紋仍清晰可見。那么,本次深??脊殴ぷ饔心男┲饕咙c和突破?
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煒介紹,這次南海西北陸坡一號、二號沉船的考古調查工作,對于我國深海考古的發(fā)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?!氨敬慰脊虐l(fā)現,也是中國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運用考古學理論、技術與方法,嚴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規(guī)程要求,借助深潛技術與裝備,對位于水下千米級深度的古代沉船遺址開展系統、科學的考古調查、記錄與研究工作?!碧茻樥f。
據介紹,我國以往的水下考古工作,主要在沿海和島礁周邊開展。這次調查是首次對深海水下文物開展考古工作,考古發(fā)現對于研究晚唐五代以來南海海上航線變遷具有重要意義,填補了我國古代南海離岸航行路線的缺環(huán),完善了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段航線的歷史鏈條。
兩處沉船中,一處船貨以外銷的瓷器為主,一處船貨以從海外輸入的木材為主。兩處沉船年代相近,相距僅10多海里。唐煒表示,這是我國首次在同一海域發(fā)現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只,充分證明了這一航線的重要性和當時繁盛的程度,有助于深入研究海上絲綢之路的雙向流動。同時,已提取出水的部分文物已移交中國(海南)南海博物館進行保護修復。
閆亞林表示,南海西北陸坡一號、二號沉船保存相對完好,文物數量巨大,年代比較明確,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、科學及藝術價值,不僅是我國深??脊诺闹卮蟀l(fā)現,也是世界級重大考古發(fā)現。這一重大發(fā)現實證了中國先民開發(fā)、利用、往來南海的歷史事實,對中國海洋史、陶瓷史、海外貿易史、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等都具有突破性的貢獻。
科技助力水下考古,將用一年左右時間實施后續(xù)調查
此次考古發(fā)現,深水技術與裝備研發(fā)起到重要支撐作用?!吧詈S率俊碧栞d人潛水器在中國科學院科技專項支持下,于2022年12月23日第500潛次分別發(fā)現南海西北陸坡一號、二號沉船。
科技部社會發(fā)展科技司司長祝學華表示,經過多年的研發(fā)積累,已經初步具備了深??脊潘璧募夹g裝備和人才隊伍。在平臺裝備方面,已具備譜系化、多功能的裝備集群,實現了低成本、高頻次、常態(tài)化和業(yè)務化運維能力;在高精度的潛載探測設備方面,國產聲學載荷也已具備實際應用能力。
“本次考古首次采用了一系列新技術、新裝備,在探索水下考古發(fā)掘技術與裝備研發(fā)等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?!碧茻樑e例說,在深海沉船設置水下永久測繪基點,并使用長基線定位技術進行位置標定,大大提高了水下考古工作和資料記錄的精度與準確性。此外,新型柔性機械手、潛載吹沙裝置等多項專用技術裝備的使用,將對水下考古技術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。
“接下來針對兩處沉船的深海考古,我們將利用‘探索一號’和‘探索二號’科考船,搭載‘深海勇士’號4500米級和‘奮斗者’號萬米載人潛水器,以及‘獅子魚一號’ROV(水下機器人)等載人無人平臺裝備,在沉船區(qū)開展多種探測、取樣和文物提取工作。”中國科學院深??茖W與工程研究所科學部副主任陳傳緒說。
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二級研究員宋建忠介紹,經國家文物局批準,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、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、中國(海南)南海博物館將嚴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規(guī)程,用一年左右時間,分3個階段實施一號、二號沉船遺址考古調查工作。
其中第一階段將從5月20日持續(xù)至6月上旬,使用載人潛水器搜索摸清沉船分布范圍,對沉船遺址進行多角度、全方位的資料采集和考古記錄工作,適量提取有代表性的文物標本,以及海底底質等科學檢測樣本;第二階段、第三階段計劃于2023年8月至9月、2024年3月至4月實施??脊耪{查工作結束后,將科學評估沉船保存狀況和技術條件,研究提出下一步考古和遺址保護方案。
下一步,國家文物局將會同科技部、海南省人民政府、中國科學院等,以一號、二號沉船為重點,在南海重點區(qū)域及重要航線常態(tài)化開展深海考古調查,推進海上絲綢之路考古研究,開展深海考古關鍵技術攻關和專用裝備研發(fā),加快建設深海考古人才隊伍,切實加強兩處沉船遺址的保護管理,確保遺址和文物安全。
制圖:蔡華偉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3年05月22日 13 版)
關鍵詞:
推薦內容
- 環(huán)球動態(tài):“勇士”潛千米 深海探遺珍
- 天天熱資訊!中國版小威橫空出世!黑人混血少女強
- 全球首個“智慧零碳”碼頭再創(chuàng)多項新紀錄-當前時訊
- 海上“超級帶貨王”又添新丁 滬東中華75天交付3
- 【世界獨家】今年前4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5611列
- 元隆雅圖:截止至2023年05月19日,公司股東總戶數
- 全球熱資訊!樂安縣氣象臺發(fā)布黃色雷電預警
- 環(huán)球實時:長期不生病的人免疫力差、更容易得癌癥
- 環(huán)球報道: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展陳提升開館儀
- 三亞市投資促進局向重點港商推介三亞投資機遇
- 緬甸伊洛瓦底省,因電力供應不足,工廠運轉遭遇重
- 中國建筑公布2023年前4月經營情況,地產業(yè)務迅速
- 第25屆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男子一級聯賽決出八強
- 天天快報!湖北公安去年打掉,83個侵權制假團伙
- 焦點速訊:千萬粉絲女網紅哭訴被公司老板性騷擾,
- 比爾·蓋茨為了她,被淫魔愛潑斯坦敲詐數十億美金
- 荊門首次開出汽車出口班列
- 【當前熱聞】青春體彩,為愛而行!快來520主題快
- 趙恒春:數字經濟提振高質量就業(yè)
- 讓航空運動更接地氣(體壇觀瀾) 全球實時
- 環(huán)球今頭條!【光明時評】鄉(xiāng)村振興,要有“田秀才
- 牢牢守住生態(tài)保護底線
- 不能忽視傳統產業(yè)改造升級_焦點熱議
- 突發(fā)漲停潮!3萬億賽道大爆發(fā),外資狂買!鐘南山
- 環(huán)球報道:把農家之“樂”帶進學校——廣西桂林農
- 岳陽海事局扎實開展保密宣傳教育月活動 世界熱聞
- 與數字化導航事業(yè)共成長 世界觀速訊
- 全球播報:河南淡水河谷希望小學探訪活動成功舉行
- 速讀:宜昌海事局啟動重大改建船舶檢驗專項檢查工
- 首艘國產大型郵輪船名正式發(fā)布
- 國家貸款不能超過多少利息?個人貸款利息不能超過
- 當前消息!蘋果原裝耳機大概多少錢一個_蘋果原裝
- 本息等額和本金等額有什么區(qū)別?等額本息和等額本
- 虛擬電廠概念股再度活躍,友訊達漲超10% 焦點資訊
- 勤哲Excel服務器無代碼實現計件工資管理系統
- 全球看點:突然!停止采購!
- 熱資訊!成都發(fā)布大風藍色預警信號 做好安全防御
- 臥龍區(qū)財政局到龍王溝風景區(qū)指導財政獎補美麗鄉(xiāng)村
- 環(huán)球微速訊:武鄉(xiāng)太行溶洞風景區(qū)舉行開園啟動儀式
- 新資訊:大家小家一起愛,鄒城市城前鎮(zhèn)多形式過“